自律的人,才更可怕:人这一生,本质上拼的就是自律力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你有多自律,就有多自由。这句话,大家肯定都听说过。
自律可以带来那些好处,比如早睡早起,看书运动,饮食规律,越来越健康,确实是闪闪发光的人生。但知道是一回事,轮到自己做的时候,就又是另一回事了。
因为有一种人的自律,叫越自律越痛苦;这种自律,还不如叫自虐。
自律还是自虐?
我有一个朋友,自律光口号就在朋友圈喊了两三年,至今还是毫无实质进展。
经常性的熬夜、打游戏、吃外卖,一旦看到别人强大的自我管理能力,就会被刺激到,然后就会发誓重新做人。
但每次都会用力过猛,以前八点起床的她,立刻改到五点;几乎从不锻炼的她,每天逼自己跑够五公里;游戏机全部锁起来,强行改成看书......
结果就是,越是早起越是折磨,越是跑步越是煎熬,最后作息紊乱,上班没精神,变得越来越暴躁,工作效率也大大下降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,侵权即删)
一旦某天睡了懒觉,就会负罪感爆棚,然后就破罐子破摔:算了,就这样吧。
等下次再被某个人刺激到,又会间歇性打鸡血,一直持续性躺平,像一个死循环一样。
这种自律,仿佛是一种看不到尽头的苦修,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更需要极强的忍耐力和意志力。
但现实情况是,趋利避害、耽于享乐是我们人的本能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,侵权即删)
有人曾采访过一个体重总也减不下去的人,问他:“你什么时候才觉得需要吃东西?”
他回答说:“心里急躁、身体不舒服的时候,就特想吃,因为一吃就可以缓解很多。”
我们人就是这样,绷紧了就想缓解,积压了就想释放。你可能忍得了一时的饥饿、痛苦,但是几天后,发现还是炸鸡、游戏、睡觉更香。
这就是一个人越自虐越痛苦、越自责、越沮丧,然后放弃的根本原因。
习惯性自律:肯定自己
不知道大家是否看过一部叫《百元之恋》的励志电影?
剧中有一个叫做一子的32岁的无业宅女,每天就知道蹲在家里吃垃圾食品、打游戏,没有工作,没有理想,只有一身赘肉。
无所事事,也无心帮忙打理家里的料理店,不知道自己未来要干嘛,整个人就是一个大写的颓废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,侵权即删)
直到有一天,她走进一家拳击馆,看到那些挥汗如雨的人,她瞬间就有了信念——我的人生,也需要燃烧一次。
从挥出排名前列记拳开始,她整个人就开始改变了。
以前一躺下就起不来,现在的她开始每天跳绳、跑步、练拳。衣服从松松垮垮的大码装,变成了干练的运动装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,侵权即删)
而她之所以能够日复一日,风雨无阻,打败以前的惰性,是因为一天天的运动,给她带来了肉眼可见的正向改变。积极取代了颓废,坚定驱散了迷茫。不仅外在脱胎换骨,而且内在如获新生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,侵权即删)
身体的每一点变化都像是在告诉她:你正在一天天变好。 这种自我肯定的正向反馈,就是驱动一个人自律的最强力量。
很多人之所以经常在“自律”和“放弃”之间摇摆不定,难以自我肯定,是因为他们内在都有两个自我,一个冲动自我,一个理性自我。
冲动自我的短视,带来情绪化,做到了就得意,失败了就会沮丧,就会容易陷入“自律—放弃”的循环。
理性自我立足长远,盯着那个理想中的自己,积攒成就感,抛下迟疑,勇往无前。
就这样,一个个正向反馈的叠加,推动我们进入了持续自律的轨道。
自律的优质:重复小事
激励自我的肯定到底从哪里来?
是三个月瘦了十斤吗?是两个月读了十本书吗?不。这些短时间难以达成的大目标,很有可能让我们在半路举手投降。几乎所有的习惯性自律,都始于一件小事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,侵权即删)
找到一件让自己觉得舒服、不必苦苦斗争的简单小事,然后不断重复这件小事。
1.规律的作息:早睡早起
有网友曾分享过自己的早睡经验。以前她也是晚上不想睡,早上又起不来,为了让自己坚持早睡,她开始就刻意早起,后来到了晚上,身体自然就困了。
这种掌控感,虽说源于睡眠,但是影响的却是她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,侵权即删)
2.健康的习惯:适量运动、饮食
常言道:吃饭七分饱,爱人八分情。除此之外,应该再加上一句“运动六分勤”。
运动,讲究循序渐进,否则最容易伤害身体。吃饭,讲究的是点到为止,不然都会变成自己的负担。
所以,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,不必用力过猛,适量较好;不要贪得无厌,节制就好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,侵权即删)
3.长期的收益:工作赚钱
亦舒说:一个人有了工作就有了寄托,日子就不会难过。
工作赚钱,是我们睁开眼就需要面对的平常事,决定着我们最终拥有怎样的人生。
在工作上自律的人,都会一天天默默努力,静静积攒,不为任何诱惑所动,不被杂音乱耳。
(图片来源于网络,侵权即删)
4.高效的成长:读书学习
知名投资人查理·芒格,见过无数的富豪和各行各业的先进精英。
经过多年的业界经历后,他得出了一个结论:
我这辈子遇到的聪明人,没有一个不是每天都读书的。巴菲特,就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。
拥有终身学习的能力,每天读书,而不是沉迷于眼前的短期快感,也就能拉开人和人之间的差距。
美国心理学家凯利·麦格尼格尔则认为:在一些小事上持续自控,会提高我们整体的意志力。
你最终的目标,可以大且美好,但你的步子,必须小且踏实。
最重要的是,记住一句话:
“每个人都有放纵自己的时候,不需要对自己太过苛刻。一时的放纵不算什么,不能让自己破罐子破摔。”
允许自己暂时犯一点儿的小错,一直要记得自己要到达的终点,并且不断靠近,就是一种自律的人生。
图文来源于十点读书,原创作者:芭那那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